隨著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農業信息化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新形勢下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農業發展和提高農業整體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成為農業產業中最活躍的生產力要素。現代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武裝,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也迫切需要應用信息技術作為有力支撐。因此,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加大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力度,擴大信息和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為指導農業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發揮重要作用。
一、 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化已成為世界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水平也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軟實力。傳統農業因自然環境的不可抗拒性、市場資源的不可預見性等問題,對保證農業的豐產創收造成了阻礙。農業信息化為促進農業經濟協調發展,加速農民增收的進程,促進中國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和農業科研成果的迅速推廣和普及,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在黨和國家對推進農業信息化高度重視的大環境下,各部委之間也積極配合響應,中組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文化部、科技部等分別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村村通電話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等項目,特別是農業農村部開展的“金農工程”“三電合一”及“12316三農”項目,對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國在發展農業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為發展現代農業帶來了契機。農業信息化使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的農業產業經營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識,加速科學技術的應用速度,促進農業實用科學技術的全面推廣和普及。農業信息化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技術培訓和教育,促進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科技意識的增強,從而加快了農業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之路。
二、農業信息化存在問題
(一)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設施落后
目前,農業信息化建設投入方面相對不足,基礎設施整體比較落后,信息網絡還沒有實現全覆蓋,無法滿足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究和資源的獲取。計算機的普及率相對不足,無法滿足農村信息化的建設。信息工作運行費用不足,農業信息機構廣泛存在人員少、經費缺乏、后期維護、信息員及農戶培訓、信息更新等沒有資金保障,嚴重制約了農業信息化工作的順利進展。
(二)農業信息服務機構還不夠健全
多數縣級農業部門盡管設立了信息科或信息中心,但多數是和其他科室合屬辦公,一套人馬,兩塊牌子。鄉鎮信息服務站全部建在鄉鎮經管站或農技推廣站,大多數只安排1人負責,而且是兼職,由于不是主業,往往因忙于主業而對信息工作投入精力少,工作不到位。同時,各級信息員隊伍還不夠穩定,流動性較大,由于業務不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作正常開展。
(三)網絡農業信息資源欠缺
農業信息化建設不能單靠基礎的農業信息資源建設,還要進一步擴大網絡信息的內容,滿足農民的需要。但實際建設中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網絡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和整合。有些農業信息網利用率低,信息發布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隨意性,信息來源可靠性差,傳播時效性、針對性不強,網上發布的信息形同虛設,難以解決農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使得農業信息化推廣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缺乏對農業形勢的預測和農業技術上的信息分享,對市場供求信息相對滯后且更新速度緩慢,利用網絡進行農產品交易并沒有深入農戶,很多農業網絡體系建設未能實現真正的網上交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
三、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加大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的“亮點”。各級領導必須高度重視農業信息化工作,真正認識到信息就是資源,就是財富,沒有農村信息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由于農業信息服務前期經濟效益不明顯,硬件設施的建設和相關人員配備所需資金主要由財政撥款和專項資金投入來實現。因此,政府應將農業信息化投入列入政府投資預算,在農業信息化網絡軟硬件設備、后期維護、信息員及農戶培訓等方面留足資金,使整個系統能真正運轉起來,更好地開展農業信息化工作。
(二)構建網絡知識平臺
各地區應該根據自己的優勢,建設自己的農業信息網站,對公共的信息進行限制和篩選,科學的整合和技術上的補充,作為信息資源投入到網絡知識平臺的建設上去。另外,應該在本區域建立相關的農業信息咨詢服務中心,加快現代化信息網絡體系的建設,以實現和其他各個農業科技網站的技術交流,增加先進農業技術的資源研究進度和相關科技成果的共享。
(三)加強技術培訓,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信息員的數量和質量是實現農業信息化的有效保證,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流”的重要載體。各地要把信息培訓和信息人才問題作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注意對現有技術人才的再教育及知識更新,要依托廣播、電視等媒介擴大信息的傳播和交流。要針對信息員隊伍的現狀,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組織好各層面、各領域的培訓工作。目前,要以提高素質和能力為重點,抓好農村信息員隊伍和農業信息技術員隊伍的培訓。在培訓中,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涉農信息技術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開展面向農村的信息技術培訓,注重錄用和使用較高層次的農業信息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同時,要充分利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補助項目、遠程教育培訓網絡等加強農民信息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獲取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
(本文來自網絡,僅供內部研究學習,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