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各級各部門通力協作,努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產業的影響,生豬生產取得階段性成效。
持續用力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全面落實“外堵、內防、嚴管、保供、應急”防控措施;建立縣、鄉、村、社四級防控責任體系,壓實政府、部門責任;持續開展“大宣傳大排查大清洗大消毒”,完善“生豬戶口制”;嚴格執行生豬“點對點”調運及種豬、仔豬調運前、落地后非洲豬瘟“雙檢測”制度,著力打擊“網購仔豬”不法行為;強化餐廚廢棄物“疏、堵、打”三結合監管措施;嚴格落實屠宰企業“兩項制度”;對疑似疫情堅持“早快嚴小”處置原則,規范無害化處理病死豬。目前,全市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牽頭抓總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區縣長負責制,以區縣為單位落實生產任務和責任清單,建立重點提醒和約談機制。市農業農村委建立生豬穩產保供協調機制,12個市級部門定期會商,推動市政府出臺穩產保供十條措施和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意見。目前,全市生豬生產持續向好,2月份,全市生豬、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分別增長12.5%、11.9%,規模豬場生豬、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分別增長1.9%、4.1%。
扎實推動扶持政策落實落地。全面貫徹中央穩產保供17項扶持政策,去年以來投入12億元市級以上資金支持生豬發展,執行規模豬場貸款貼息4.35%,育肥豬、能繁母豬保額標準1000元/頭、2000元/頭。規范禁養區劃定管理,調減禁養區1969平方公里,細化出臺養豬設施農用地管理、林地養豬、多層養殖設施建設、環評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復墾費減免、抵押貸款試點等政策。
加快推進重點養殖項目建設。認真落實中央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和“龍頭企業大帶小”生豬扶貧養殖項目。建立市級生豬規模養殖項目庫,納入重點項目82個,建立半月調度、月通報機制,助推國內大型養殖龍頭企業擴大規模、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持續強化指導服務督促檢查。市、縣分層分級“一事一議”研究解決企業問題,已推送融資需求23億元、解決問題30余項、全市139家飼料、27家獸藥生產企業全部復產。建立生產日報告、周調度、月通報、年考核和不定期督促機制,農業農村委領導帶隊組建18個工作組全覆蓋下沉指導和“一對一”督促,力爭實現“3年目標2年完成”。